|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到莫干山去

到莫干山去

关键词:“莫干山”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德清文化
  • 电 话:0572-8423756
  • 网 址:http://www.deqingzx.com
  • 感谢 liankong5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91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开头,拉姆齐夫人和六岁的儿子詹姆斯打算第二天去那座海上的灯塔,那是他们渴望已久的一场出行。世间总有各种各样的耽搁:恶劣的天气,突然爆发的战争,生离和死别——直到十年后,詹姆斯才抵达那座灯塔。现代交通的便利使得人人都有了费长房的“缩地术”,出行变得轻而易举。再想到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那些费劲心力去莫干山的游人,突然觉得这何尝不是一次到灯塔去。 

  约350年前,武康知县吴康侯便在《莫干山记》里记录了去莫干山的路线:“自三桥埠西行五六里,至新凉坞,一路稻香,垂穗离离。过乌程桥,溪光绕路,潺潺出履下。又五六里,至庾村,则山家俱在翠微深处,绿竹如箦矣。取道竹坞中,仰不见日,春夏如秋。蹑涧石,旋折而登,皆危崖壁立,下临绝壑。石磴陡峻,百步一休,盖乐其道之险,而忘其疲焉。如是六七里,至天池寺。”当时的山林还保持着最初的景象,路途一定艰辛。和那些放情山水的中国传统文人一样,吴康侯不顾险阻,沉浸在一种与山水共通的喜悦里。 

  他是从当地出发,想必亦有土人带路。100年多前的西方游人可没那么幸运了,他们大多从上海、杭州等地前来,今天数小时的车程,当时需要好几天。最初仅有水路,需先沿京杭大运河到达塘栖,再穿过德清老县城到武康,由避暑湾上岸至三桥埠。爱丽丝·布罗克韦在1919年出版的《远东来信》里记下了那一次出行。他们身处金华,在遍布跳蚤和小虫的船舱中度过了“在中国最不快的一夜”才到杭州,又要再坐一晚上的船,清晨方到三桥埠。书里附了一张途中所经石拱桥的照片,上面爬满了木莲藤,其实是现已消失的大虹桥。这座美丽的德清小桥,在那时被西商制成了三个版本的明信片。爱丽丝下了船,坐上竹轿,正午才到达莫干山。天已落起小雨,但她高兴地发现自己竟在云上——莫干山水汽丰富,偶有云朵在脚下或飘进窗来的奇观。 

  其后不久,在避暑会的请求下,铁路局开通了从上海到杭州拱宸桥的火车。美国安息日会传教士史得福在《莫干山》里将新的出行路线娓娓道来:从上海到莫干山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坐屋船直达山脚,需要整整两天的时间,适宜于那些行李繁重的游人。一旁的配图是苏州河停着一整列屋船,传教士们站在甲板上,等候前往莫干山;另一条是先坐火车,中午从上海出发,晚上到杭州,这便是他们的选择。史得福写道,所经的这个区域盛产丝绸,一路是漫无边际的桑树和野花,散布着以稻草为顶的土屋,农人将长辫盘起在田地工作,妇人在河边石上浣衣。火车每到一站,总有当地人对这个庞然大物充满好奇。到了杭州,他们选择了一种小型屋船,这种小船用木桨划行,另一些大屋船,则使用蒸汽发动机或让纤夫在岸上拉。偶尔,他们遇到渔船,上面站着鸬鹚,经过立了数百年的石拱桥。和爱丽丝一样,他们也在次日清晨到达三桥埠,远处莫干山上的房屋依稀可见,恍若晨星。竹轿很简单,其实是两根竹竿穿过一把竹椅,重的人往往需要三四个人一起抬。一些路段十分险峻,但最终会平安到达,竹林幽邃,溪流潺潺。 

  很快,缓慢的屋船被汽船取代,如果早上从上海坐火车出发,午后至拱宸桥,夜晚便可到山。自此,莫干山的月夜不再寂寥,时有游人手提着灯笼被抬上山。住在山上的人一看山路上出现一列红灯笼,便知道有新邻居来了。 

  然而并不是每一场旅程都那么愉快。《北华捷报》上常有通往莫干山的水路因雨后涨水而变得湍急,行船极为危险的报道。1904年7月,一篇题为《中国的英雄主义》的短讯说,一艘从莫干山回来的屋船上,一个中国妻子落水了,丈夫跳到河里救起了她,自己却沉了下去,捞上来时已奄奄一息,妻子在一旁泪流满面。丈夫恢复意识后说,我想要救她,或者一块儿死。1905年6月,雷克斯夫妇坐着屋船前往莫干山,雷克斯不幸坠水身亡。他曾任上海义勇队炮兵中尉,从1903年开始就担任莫干山避暑会主席,山上随后举行了吊唁活动。1906年7月,罗伯特·劳坐船从莫干山回上海,大风使船突然倾斜,他掉进了水里,到第二天,尸体才被船夫找到。劫匪也是有的,甚至还有人在途中被杀害。 

  1929年,杭州至莫干山的汽车路建成,虽然不必再走水路,公路仍然有不顺。1935年5月,丰子恺的《半篇莫干山游记》发表在《论语》上,记述了他从杭州坐汽车到莫干山的波折。才开了半个多小时,车突然因为一个螺旋钉掉了而不能开动,等了两小时才修好上路。这期间,车上的乘客——商人,工人,洋装客,摩登女郎,老太太,小孩,穿制服的学生,穿军服的兵,还有外国人——起初都无比焦灼,“最好笑的是那个兵,他带着手枪和子弹雄赳赳地站在车旁,愤愤地骂,似乎想拔出手枪来强迫车子走路”。这群人后来也只好四散在田野里,倒像是出来野餐的,丰子恺和友人也看起农户前结满绿色小果的樱桃树来。他们各自闲散了一会儿,又都走拢来,一起翘首等候修理工。终于等来了,修理工检查后却说没那样的螺旋钉,在有些乘客几乎要哭出来之际,他急中生智,向一旁的农户借来厨刀和木棒做了一个,汽车总算可以继续开往莫干山了。丰子恺的铅笔画里,道路蜿蜒曲折,两旁是高高的行道树,前方遥不可及,路中央是一辆抛锚的汽车和一群无助的乘客。 

  《到灯塔去》结尾,詹姆斯终于坐船到了那座灯塔,那只他儿时一直凝望的温柔大眼睛:“现在——詹姆斯望着灯塔。他能够看见那些粉刷成白色的岩石;那座灯塔,僵硬笔直地屹立着;他能看见塔上划着黑白的线条;他能看见塔上有几扇窗户;他甚至还能看见晒在岩石上的衣服。这就是那座朝思暮想的灯塔么?”不过他很快明白过来,“不,那另外一座也是灯塔。因为,没有任何事物简简单单地就是一件东西。那另外一座灯塔也是真实的。” 

  那些付出生命的不幸者,对莫干山的向往成为了他们最后的记忆。至于另一些舟车劳顿到了莫干山的人,有的开始爱上这里,有的同样发现这是另一座山。但不管怎样,他们抵达了。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2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