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九里三环桥的记忆碎片

九里三环桥的记忆碎片

关键词:九里三环桥的记忆碎片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未知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zjdq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24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德清东部水网密布,港汊纵横。在繁芜的运河水系里,有这样一段河,从雷甸武林头北上,穿黄婆漾、大海漾,入龙溪,其南段称十字港,北段名鲤头港。河流南北垂直,如刀斫斧劈般,后来叫运河西线,也是杭湖锡航道,在交通原始的悠长岁月中,可称得上南北要津。

  河两岸居民也许时常有些天堑难渡、苦无舟船的怅然,所以很早就建造了桥梁。自南而北,依次为平政高桥、茆山高桥、蔡家高桥。县志记载,三桥相望,各距三里,称“九里三环桥”,成了古老相传的民谚。我不由疑惑,三桥各距三里,加起来不是六里么?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平政桥距北侧的茆山桥五里多,茆山桥距更北的蔡家桥三里有余,总距离近九里,倒也符合“九里三环桥”的说法,果真民谚多虚指。

  三座桥同为东西向横跨河流的大桥,单孔石拱。南侧的平政高桥,在乾元镇东面,出德清老县城东门必经,记载建于南宋嘉定(1208-1224),明正德、清康熙十二年重建,咸丰兵毁,光绪元年(1875)知县唐煦春捐银、生员沈骏声募建。长32.2米,宽2.9米,拱跨10.8米。中间的茆山高桥,处东、西茅山之侧,明嘉靖县志有载,清咸丰兵毁,宣统元年(1909)知县林祖贤、王遹善捐银,耆民马宝三募建。长35米,宽3.2米,拱跨11.4米。北侧的蔡家高桥,清雍正曾重修,毁于咸丰,光绪六年(1880)里人募建。长36米,宽3.36米,拱跨10.9米。

  三座桥的命运出奇的相似,始建早在宋元,明清多次修葺,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轰然塌毁,清末都在官方和民间的同心努力下重建。重建后的九里三环桥均由花岗岩建造,体量相捋,长虹卧波,有些“缥缈飞桥跨半空”的气势。然而,再精致再宏大的建筑也难以抗衡岁月侵蚀的伟力,古典工艺与现代科技产生碰撞,在过往运输船舶冲击下,1984年与1989年,蔡家高桥、平政高桥先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2003年,茆山高桥面临相似的景况,德清县文物部门对承载着父老乡亲数百年情感牵系的茆山高桥实施了迁移保护工程,西移1公里,由茅山村迁至蠡山村。

  新址的茆山高桥,原汁原味,结构稳固,雄姿英发。东西跨向,全长40.4米,高约9米,拱跨仅次于寿昌桥。桥墩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桥拱用七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置。东西两坡各置踏跺,桥面设桥栏、狮形望柱、吴王靠,定心石浮雕一花瓶上穿三画戟,寓意“平升三级”。桥侧题刻“民国叁年里人重建”的纪年。桥体楹联据考为国内字数最多。品鉴一下联文,南侧:“冈峦西峙访陶朱故址千载下犹胜剑池,溪水南来攷余不残编九里中此作砥柱”、“斜阳映古树画桥西畔范蠡祠,皓月偃中流碧云南渡茅氏宅”。北侧:“东西是城镇通衢兵燹几经遂使徒行赀一韦,南北实杭湖要道规模重焕于今利济足千秋”、“宸宇通霄汉天人乘舆渡麟台,峦冈接溪流仙翁策杖探龙穴”。足有116字之多。

  有一个德清老文物人,喜欢在闲暇踏上茆山高桥,摩挲粗糙的桥栏,叹一声当年迁移保护的往事,古桥屹立如故,桥边夕阳晚照,偶有白鹭翩飞。相对于平政高桥和蔡家高桥的湮没,茆山高桥则何其有幸。此刻,没有什么文化符号、乡土情感、口头传说、古籍载述。九里三环桥,就这么转化为一个人、一座桥、一处景,逐渐定格。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2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